黔东南州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新路
立足特色功能定位 打造城市“动力引擎”
——黔东南州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新路
春日里的凯里市炉山镇,一组组徽派建筑和着云淡风轻春色,映衬在微微水面上,像极了江南水乡。
走进该镇洛棉村又是另一番景致:乡间小道干净整洁,荷田里鱼儿成群,蜿蜒的小河绕过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
近年来,炉山镇以“生态立镇、工业兴镇、旅游富镇”为发展战略,通过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城镇。现在洛棉村已是农文旅产业综合体3A级景区。
依托生态资源、民族文化、地理区位等条件,凯里市积极推进全市建制镇按照旅游镇、产业融合镇、农业镇、工业镇、电商镇、康养镇、文化创意镇等特色功能定位发展,提升全市特色小城镇发展能力。
因交通、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发展提速,各乡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炉山、碧波、万潮等镇,装备制造、高端建材、有机食品等工业产业蓬勃发展;三棵树、舟溪、下司等镇旅游产业持续井喷;大风洞、旁海、湾水等镇特色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开怀、鸭塘等镇街道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产业欣欣向荣……凯里市已形成镇镇有产业的发展格局。
作为黔东南州域发展核心城市,凯里市正围绕“凯都一体化”“凯麻同城化”发展契机,加快推动凯里与麻江同城化进程,携手都匀打造新时代“双城记”。目前,凯麻同城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凯都一体化规划编制启动,凯里市城市首位度明显提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除了凯里市,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民族文化,雷山西江、黎平肇兴入选全国特色小城镇,黄平旧州、黎平肇兴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成效明显,中国传统村落增加到40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增加到536个。
加快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黔东南将坚定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潜力和高质量发展动能,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一批山水城市、田园小镇、美丽乡村。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城镇。深入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发展一批处在交通节点和枢纽上、有产业基础的重要支点城市,支持各县突出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小镇、文化旅游(银饰服饰)小镇、农产品加工小镇、商贸物流小镇、医药康养小镇、美食小镇等。
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品质品位。按照城市景区化、建筑特色化、道路景观化、管理智慧化、运营绿色化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重点打造以苗族文化为特色的凯里都市圈城市风貌品牌、以历史文化和徽派建筑为特色的黔东片区城市风貌品牌、以侗族文化为特色的南部片区城市风貌品牌。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加强产业配套,把条件适合的园区建成城区,打造城市“动力引擎”。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行城乡交通、水利、能源、医疗卫生、通信、邮政、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强化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记者 余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