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乌当区新增各类人才上万人
“90后”贵阳人孙皓四年前留学归来后,带着梦想到广东发展。在乌当区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的过程中,孙皓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目前,其公司的两条生产线正加紧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像孙皓这样的人才集聚到乌当区。数据显示,2023年,乌当区新增各类人才上万人。其中,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7768人、制造业产业人才1530人、大数据人才813人、农村实用人才707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支,为“美丽乌当·活力新城”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
走进乌当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州嘉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皓正在抓紧建设“废旧动力电池拆解与pack组装线”“废旧动力电池破碎线”两条生产线。孙皓说,两条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可处理1万余吨废旧动力电池。
孙皓是土生土长的乌当人,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他带着项目回到乌当创业,成立贵州嘉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目前,公司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年收入1500万元左右。
“新能源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为6年到8年,贵阳将迎来废电池回收潮,具有广阔的市场。”孙皓说:“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仅在于乌当紧邻贵阳市中心,区位优越,更在于政府在资金、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让我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尊重、对创业的支持,也坚定了我返乡创业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乌当区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一主一特”产业需求,大力实施引才工程,持续做大人才总量。
开展产业引才、政策引才。乌当区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融合互促机制,推动人才奖补政策向“一主一特”、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倾斜;对高端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在资金支持、项目落地、人才服务等环节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支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开展柔性引才、基础引才。乌当区鼓励各类人才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形式来乌当工作或提供服务;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在外人才、产业工人等各类基础性人才到乌当就业创业。
此外,乌当区还大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地、校、企”联动,支持企业在高校开设“定向班”“订单班”,并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医院等的交流平台,引进和培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推动各类人才向乌当集聚。
营造人才发展“生态圈”
日前,乌当区到中南大学、长沙医学院开展2024年赴外引才“长沙行”专场招聘活动。活动组织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振华研究院(贵阳)有限公司、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参加,为大学生送去岗位64个,拟招聘268人。
该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大学生到场咨询、面谈,2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许多大学生表示,乌当区到校园送岗位的做法令人感动,有机会将到乌当就业或者创业。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区新增制造业人才650人、大数据人才212人、农村实用人才343人。
近年来,乌当区瞄准在黔高校毕业生、省外高校黔籍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等群体,主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留才、用才——
优化服务留才。通过访企拓岗、访校送岗、直播带岗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精准匹配、推送岗位。同时,向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推介人才政策,为来乌留乌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落户、住房等政策支持,并加强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向其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
优化待遇留才。支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关键核心岗位倾斜。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支持企业设立技能津贴、带徒津贴等,同时畅通村(社区)干部晋升录用渠道,着力提高人才待遇。
优化环境留才。建立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加大住房、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人才打造“宜研、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人才服务软实力。
去年,乌当区筹集云锦尚城、远程制药、惠诚食品职工宿舍等项目人才保障房941套(间),累计兑现企业薪酬补贴、人才安家费等政策经费362.26万元,进一步推动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扎根乌当、圆梦乌当。
记者 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