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走进春天的偏坡乡偏坡村、下院村,草色新绿,繁花点缀,民居古色古香、道路干净整洁、河流清澈见底,偶见一些外来游客驻足拍照,感叹:“现在农村发展真的太好了!”
偏坡村繁花似锦的农家小院。
“以前,偏坡只是一个偏远的传统民族小乡村,现在已经成为城市后花园,很多游客到偏坡,就是体验这种闲适与惬意。”坡里·小苑民宿老板陈珊介绍,“我经营民宿的理念是,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要在品质上实现衔接,以点带面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共同发展。”
如今的偏坡乡,民宿产业已经成为村民的致富产业,各种高端民宿随处可见,乡村旅游生机勃勃。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彻底改变。“以前,年纪大一些的老人都喜欢随手扔垃圾。但是现在整个村子很漂亮,他们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偏坡布依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陈其林介绍,“推动偏坡乡蝶变的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文明乡村建设,让偏坡自信起来;二是纵深推进农村‘五治’,让偏坡美丽起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让偏坡富裕起来。”陈其林的话,道出了偏坡乡推进乡村振兴的三个重要着力点。
偏坡村用民房升级的民宿,干净整洁,环境优雅。
文明创建,让偏坡颜值更高,气质更好。偏坡布依族乡位于贵阳市东北面,全乡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辖2个行政村,分别是偏坡村和下院村,共601户2064人,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特色民族乡镇,也是一个袖珍乡镇。2017年,偏坡村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2020年11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布依村寨下院村榜上有名。
在文明创建的推动下,偏坡乡改变的不仅仅是“颜值”的提升,还有更加自信的村民。“以前的很多村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只会种庄稼,不善于跟外地人打交道,外来游客来问点什么,他们甚至不好意思回答。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点的村民,都会主动向游客介绍布依族传统文化。”陈其林说,“这种自信是骨子里长出来的,是整体性的。”
偏坡村干净整洁的村间小巷。
如果说文明创建让村民自信起来,那农村“五治”的纵深推进,则让偏坡布依族乡各项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等得到了一次整体升级的机会。“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自“治房”工作开展以来,偏坡布依族乡积极做好建房、管房、用房三篇文章,强化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全面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切实提升农房建设品质。截止2023年底,全乡共有房屋734栋。2023年完成房屋风貌整治83户,盘活4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4人。截至目前,全乡共完成农房风貌整治400余户,占全部农房的67%,很多传统民房,变为漂亮村居。
治水、治垃圾、治风、治厕同样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偏坡布依族乡投入资金2932万元,解决全乡用水难题。目前,全乡2个村20个村民组均实现正常供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此外,争取上级资金2500万元,建成日处理量49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实现核心景区污水统一收集。垃垃圾方面,目前,已建成偏坡乡垃圾转运站1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亭2座、垃圾分类提升示范收集间两间,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分发其他垃圾分类桶100余个,充实农村保洁员30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2名,实现自然村专职保洁员全覆盖、生活垃圾堆放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全覆盖;治厕方面,全乡有卫生厕所数共560个,2023年新建4户无害化卫生厕所。2013年至今,通过财政资金改造卫生厕所数297个,卫生厕所奖补率达53%;9个公共厕所均有管护制度和专职保洁人员。
治风方面,2023年,全年全乡无1起违规滥办酒席,村民对“治风”工作的支持率达到100%。“现在很多群众的经济条件都好了,也不会想着办酒席收礼金了。”陈其林说。
偏坡村的墙上,各种布依族风情的墙绘。
环境更优,民风更醇,活力更劲。现在的偏坡乡,已经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国家级卫生乡”“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而偏坡村、下院村都获批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偏坡布依族乡的乡村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好。“路子走对了,发展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偏坡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际上是2017年才开始起步。”陈其林介绍,“由于村子发展得好,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乡,现在乡村人气也越来越旺。”今天的偏坡,迎来很多高素质的返乡创业青年。比如,做灰豆腐的陈星星,硕士研究生毕业,此前还上过中央电视台。
偏坡村一角。
走在偏坡布依族乡,这里山青水秀,天高云谈。这里农家乐云集、米酒作坊香气四溢,农民的土地,也不再是种植以前低效的传统农作物,而是改为种植草霉、葡萄等经济作物,在成熟季节开展采摘体验活动,引得游客络绎不绝。如今,偏坡乡农家乐多达38家,每年仅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农家乐协会会长陈红艳介绍,她自己的农家乐,有十几间房间,每年收入达到30万元左右。其他人的农家乐,据她了解,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以上,有的村民还结合采摘体验等开展经营,年收益可达到五六十万元。
记者 潘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