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就是要追求丰富多彩
“多彩贵州”就是要追求丰富多彩
——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两会指示精神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上为贵州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2014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多彩贵州’就是要追求丰富多彩。”
当天下午,贵州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贵州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2021年春节前夕,他再次到贵州视察。2022年春节前夕,距支持贵州发展的国发〔2012〕2号10年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出台,贵州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倍增。
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贵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道路上持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转型,上下同心奋力前行。
国之大者,民生为重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
贵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在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时期,贵州把着力点和重心放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以“组组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住房医疗、饮水安全“3+1”保障上,打好“四场硬仗”,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而今,在遵义播州区花茂村,游客纷至沓来,村民涂华琴小卖部生意不错。“这些年,花茂村发生了巨变。家门口的泥巴路变成了平整通畅的柏油路,普普通通的山村变成了游客打卡地,我经营的便民服务小店,去年挣了26万元。”涂华琴相信,生活会越来越有奔头!
兴产业,促增收。贵州立足实际,不断探索优化,形成茶叶、食用菌、蔬菜、牛羊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并成立12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有力促进了农村群众可持续脱贫增收。
挪穷窝,换活法。2019年底,贵州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省累计有192万人搬出大山过上新生活,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33万人,同步搬迁人口33.67万人,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
破瓶颈,路先通。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用两年多时间建成7.87万公里,实现3.99万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长期制约贵州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强保障,增动力。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建立“三重医疗保障”、率先在全国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网,有力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
贵州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如期实现同步全面小康。2020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自此,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群众收入有保障,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乡亲们的生活“好花红”。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摆脱贫困后,贵州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新国发2号文件鼓励贵州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贵州干部群众,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乡亲们十分珍惜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村里引进苗西南水业公司,将当地优质水资源做成矿泉水,辐射带动3000人就业。村民梁从敏说,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从没想过水能变成钱。自从水厂建起来后,她每月在这里上班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
看中遵义市绥阳县优美自然风光,江苏银河投资集团在此投资打造了“十二背后”景区,把老旧房屋改造成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为许多农户带来就业机会。村民赵友会是受益者之一。她把自家房屋流转给景区进行开发,本人也成为“十二背后”景区双河客栈度假村客房部主管,家庭生活水平随着收入提升有了很大改善。
每隔半月,贵州省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李秋华,都要到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采集水样检测水质。李秋华团队针对贵阳“两湖一库”藻类水华实际,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有效地抑制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有效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区的贵州,牢记嘱托,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培育绿色发展动能,在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中,努力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贵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正式确定大生态战略行动。到202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12%,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绿色经济占比达45%。
“十三五”期间,贵州退耕还林和治理石漠化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46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4890平方公里。2021年,完成营造林36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6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229平方公里,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571亩。
近年来,贵州先后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绿色屏障建设、生态评价考核、生态产业发展、司法保障等领域实现多个全国“率先”,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当前,贵州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循着新国发2号文件规划的蓝图,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闯”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创新转型,产业升级
——“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贵州,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借助电力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启动建设,华为云全球总部落地贵州,贵阳贵安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数字经济占比达34%、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贵州具备丰富的磷矿资源、锰矿资源和硫铁矿资源,有较强的磷化工及煤化工产业基础,蓬勃发展的氟化工产业,在正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六氟磷酸锂这三个锂电材料细分产业方面具备优势,且已初步形成从“锰、钴、镍开采—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外壳、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锂电池、电动车为主”的全产业链。
在“凉都”六盘水,以高原滑雪而广受关注的水城玉舍特色小镇,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录。小镇有丰富的彝族传统文化,背靠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其目标是“发展以高原滑雪为主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创建宜居、宜业、宜养的彝族特色小镇。”
3月初,毕节市金沙县桂花乡回龙村茶叶种植基地,村民们开始忙着种植茶叶。回龙村利用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茶产业,引进企业发展种植500亩茶叶示范基地,干部群众要让荒地变成聚宝盆,促进乡村振兴、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说:“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目前,贵州茶园总面积达700万亩,茶叶企业有5814家。2021年,贵州茶叶产量47万吨、产值5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3.1%,“贵州绿茶”知名度在不断提升。
从后发优势中挖掘发展力量,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9251亿元增加到2021年1.96万亿元,翻了一番,经济增速均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实现赶超进位。